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并发行人民币作为中国的新货币。
1953至1972年:在中国1953至1972年的苏联式计划经济全盛期,人民币固定在2.42兑1美元价位。为维持这种不切实际的汇率水平,中国政府采行严格的兑换规定,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人向指定银行出售手中外汇。
1971年: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布列敦森林协定1971年崩溃后,许多国家采行了浮动汇率机制,容许由市场决定各主要货币的汇价。
1970年:中国在1970年代末期推行经济改革,以建立比较市场化的体制,并实施货币双轨制,人民币只在内部通行,至于外籍人士则必须使用外汇券。
1980年:中国银行1980年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持有外币者可在调剂中心向需要者出售外币。人民币由1981年的1.50兑1美元下贬为1984年的2.30兑1美元,并在1993年之前,再贬为5.8兑1美元。
1994年:采行所谓以市场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符合外汇调剂市场的8.70兑1美元。
1996年12月1日:中国实施经常帐兑换,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为8.3兑1美元。在此之后,汇价固定在8.28兑1美元,上下浮动的幅度很小。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 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