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对冲基金觊觎人民币升值,社科院金融专家称,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会在中国重演
万亿美元国际游资“暗战”人民币?这不是危言耸听。警报已拉响。国际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谢国忠本周指出:1997年在泰国、印尼等地翻云覆雨的对冲基金已瞄上中国内地。只要人民币兑美元略微放宽波动区间,国际热钱就会步步进逼。
■ 1万亿美元的豪赌令人震惊
赌人民币升值的已经不仅是流入中国的200亿到500亿美元热钱。
警报再次拉响。谢国忠本周指出:全球有多达1万亿美元的游资在豪赌人民币大幅升值。
对全球资本的流动,谢国忠有足够的发言权——他曾经预言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而上个月,他已经就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发出警告。
此前,尽管中国官方未提及国际游资数量,但诸多学者估计流入中国内地的热钱为200亿到500亿美元。但谢国忠所指的,并非进入国门的游资,而是分布在全球的对冲基金。他指出:通过对冲杠杆的放大,对冲基金能调用的资金可达3万亿到4万亿美元。
谢国忠担忧之处在于:一旦人民币升值,对冲基金就会蜂拥入局。中国内地经济规模约为1.7万亿美元,很可能承受不住如此疯狂的炒作。
■热钱进中国路径诡秘
殷剑峰指出:热钱的进出是固定汇率制下资本项目管制不严的结果。余维彬认为,热钱进入的方式相当多,如混入经常项目、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
今年下半年,我国贸易顺差骤增。专家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与境外游资串通,抬高出口产品价格,夸大出口创汇收入,把收入的美元在境内换成人民币。也有国内企业假造贸易合同,让国外公司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将美元打入国内。
就直接投资而言,境外机构可在中国开办企业,不断追加投资,将外币源源调入。
就证券投资而言,本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上,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介绍,游资可能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名义,进入国内证券市场。此外,沿海一带的“地下钱庄”也是游资进出的通道。
游资获利后主要通过经常项目和个人项目出逃。如与国内企业勾结,伪造商业单据骗购外汇后汇出。又如勾结个人,伪造留学、差旅等证明,向银行申请购买外汇,然后汇至境外。
■国际游资会引发通货膨胀
先期进入中国内地的热钱已掀起风浪。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博士鲜明地指出:国际游资是我国通货膨胀的外部根源。
国际炒家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造成了我国大量的外汇占款,即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用人民币买入外汇。1994年至1995年,我国外汇占款高速增长,同期物价也在飙升。殷剑峰指出:通过对外汇占款、货币供应量和消费价格指数的计量分析,一年多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过快就是游资在作祟。
几个月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货币供应量有所下降,通货膨胀也有所缓和。殷剑峰解释说:并不能就此乐观,因为下降是由于贷款额减少,而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压力依然很大。
■东南亚金融危机难重演
“对冲基金要在中国套利,在操作上存在诸多不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余维彬博士指出,原因在于中国内地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很不发达。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对冲基金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大行其道。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游资全力打压泰国货币泰铢,促其贬值,同时在货币的远期、期货和期权市场上对泰铢大规模卖空。泰国政府干预失败后,只能任由泰铢贬值,使处于空头位置的对冲基金获利而去。
可在中国内地并不存在货币的远期、期货和期权市场。余维彬表示,从理论上讲,游资只能采取原始的方法,即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或购买人民币资产,然后坐等人民币升值,其后再换成外币大规模出逃。
“不过,在内地之外存在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余维彬表示,对冲基金可以在这些市场上套利。亚洲外汇市场的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无交割远期合约即是一例。最近,该合约的贴水接近5000点,显示投资者预期人民币未来会升值近5%。
■热钱潜伏何处究竟如何获利?
按照学者的说法:巨额的热钱在内地只能采取“原始方法”:除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外,还可投资于证券、房地产,以期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实现保值增值。
殷剑峰认为:即使缺乏衍生工具,人民币升值后,国际炒家仅在外汇市场进行现货交易都有不菲收入。
此前,谢国忠指出,国际游资是“制造”上海房地产泡沫的主力。这种说法得到当地媒体证实:加息前后一个多月内,10多亿元境外资金涌入楼市,席卷均价过万元的高档房产。
至于证券市场,业界普遍认为热钱不会涉足内地股市,因为他们对内地股市缺乏信心。但江苏天鼎的分析师秦洪日前指出,B股市场似有热钱流入迹象,而与香港联系密切的深圳本地股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游资还利用了我国的结售汇制度。招商银行总行研究部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只能对进入中国的外汇有多少收多少,其结果是人民币投放量不断扩大。到今年五六月份,我国外汇占款达到34000多亿元人民币,占到基础货币投放量的52%。报告指出:2003年下半年新增的1017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投机性外汇流入占60%。
香港也成为热钱涌入的“洼地”。本报曾报道,香港银行体系的资金结余在10月份激增,达到正常数字的16倍。香港财金高官承认其为热钱所为。在此情况下,香港的楼市和股市均持续上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解释称:就购买人民币而言,国际热钱购买人民币资产相对容易得多,H股市场就是最便捷的渠道。H股是以美元或港元标价的人民币资产,当人民币升值时,H股的价格也会相应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