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人民币在市场传言的笼罩下两度创新高。11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升至8.0841,11月14日再度刷新历史记录,人民币兑美元升至8.0831。
最近一波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来自上个月的美国财经高层对中国的造访。10月中旬,包括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财长斯诺、证交会主席考克斯在内的美国财经高层造访北京,这些对世界经济可谓举足轻重的人物联袂来华,在很多人看来无非是故伎重演,逼迫人民币继续升值。
如此“豪华”的阵容,再次激活了市场上的流言。“人民币将在11月再次升值”的传闻不胫而走。有人趁机建言,中国应该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美方压力,同时还能起到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
汇率在相隔11天之后,两度刷新历史记录。而对于未来汇价有一定警示作用的银行间外汇远期交易也颇为活跃,和推出之初的连续多日无成交的沉闷之态不可同日而语。更为显著的是,远期人民币兑美元的价格随着期限的延长,逐渐下跌。以15日银行间外汇远期市场所达成的5笔成交来说,其中,31天远期价格为8.0590,93天为8.0150,而1年期的远期美元兑人民币已经达到了7.7860,分别比14日所见新高8.0831要低241、681和2971个基点。这在理论上意味着,人民币供需双方对于1个月后的人民币汇率看高0.3%,3个月后看高0.84%,1年后则看高3.68%。
日前,有出席中国经济年度论坛的经济分析师预测,人民币今明两年的增幅,将累计达4%—6%。这可能正暗合按照上述按照远期外汇价格计算的升值空间加上目前已升值幅度二者之和。
对于未来人民币究竟会否继续升值,空间有多大。经济学家也无法或者不便给予直接回答,他们往往更注重央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层面的意义。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师王志浩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在8.08左右保持稳定,未来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将继续促进人民币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建立。同时他预计,央行明年将继续扩大人民币对外币交易的品种。
中银国际基金投资总监苏淑敏也表示,汇率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政府将权利交给市场的力度只有增加的可能,没有减少的可能。她认为,2005年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央行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并旨在形成一个更趋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非但如此,从去年底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是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去年10月28日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今年7月21日进行的汇率改革,十分重要和敏感的银行改革也已推进,以及由证监会等部门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在进行,从利率、汇率和资本市场等几个方面,打破了持续已久的封闭状态。因此,所有的事实都表明,政府已经已经放手,而且放得很快,中国的“金融生态”和“金融心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撇开具体的汇率走势,汇率市场化是政府既定的目标,同时,汇率的市场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1月5日,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宣布调整汇率指数,将人民币和港币纳入一篮子货币,新指数将在12月发布。如同7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整后马来西亚同步调整汇率机制、东亚其他货币激烈振荡一样,这条消息再次表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日益上升,人民币已经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的国际汇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