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需求增长快速
2005年7—10月,作为亚洲开发银行贵州省农村金融改革技术援助项目的一部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在贵州铜仁地区10个县市组织了一次农村金融需求调查。调研涉及30个乡镇信用社、90个村。他将把农村信用社有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与总农户数相除,计算出实际贷款的覆盖率。据对农村信用社在52个村的贷款情况的统计,覆盖率低的村在17.4%,而高的村超过60%,个别村甚至超过70%,平均覆盖率为41%。“这个数字还是相当不错的。”何教授表示,但贷款量上的满足率只有20%—30%,也就是说,农民实际获得的贷款,大约只是有效贷款需求量的二到三成。何教授表示,从全国来看,从中西部到东部沿海地区,从欠发达地区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情况差别也很大,总体来说,最紧迫的问题是,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伴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活力的整体回升,相当多地区的居民已经摆脱了完全依赖土地生存的方式。而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农村企业的贷款需求也越来越大。除了少数具备抵押、担保条件的较具规模的农村企业可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外,大部分农户及小企业贷款还是依靠农村信用社。何教授表示,新农村建设方针的提出,必将大大激发三农领域经济发展的活力,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的资金需求,这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认为,在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上,金融是最关键的途径。“目前农村的现状是,有很多现实的、有还款能力、能够盈利的资金需求,多数没有得到满足,如果这部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且整个农村的经济总量会得到大幅提高。”
“三农”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但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大量收缩机构,特别是收缩在欠发达地区的机构,并上收信贷决策权,而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主要定位于粮棉油收购,在直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的作用有限,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主要落在农村信用社身上。一边是巨大的资金需求,一边是负担沉重、“一农支三农”的农村信用社,“三农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何广文表示。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满足资金需求,解决这一矛盾。”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从总量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基础,在提供金融服务和贷款数量等方面,我们大大高于国际水平。比较差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以及农村政策性金融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分析。
他表示,下一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就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据焦瑾璞介绍,在政策性金融方面,需要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模式。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在机构上仍保持一定分工,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农业中大的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而农业发展银行则负责农村中、小型项目的资金投入。同时,国家要通过其他方式,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焦瑾璞表示,要深化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首选要明确它们的功能和定位。一是农村信用社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二是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工作,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三是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农村金融市场需要国家扶持,但商业性金融中一定要有竞争,要通过有限的竞争提高这些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例如,对于不同种类的贷款,形成两对竞争:一是对一般商业贷款,形成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竞争的局面;二是对到户贷款和小额信贷,形成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竞争的局面。
此外,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还应进一步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并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为提高农业贷款的成功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