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主页 > 金融专题    <- 欢迎访问中金网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政协提案:两税并轨时机已成熟
 
  www.cifinet.com      

 

  编者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通称为“两税合并”。在近年“两会”上,“两税合并”年年提,“热度”年年不减。在此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民建中央提出了《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提案,使“两税合并”再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对于“两税合并”,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和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表示,中国正在考虑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制定企业所得税法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的回应是:“财政部对此早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2006年立法计划,今年8月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将初次审议《企业所得税法》。     

  “两税合并”的话题为何受到如此关注?两税并轨又为何难产呢?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不应该再犹豫。”3月4日下午,江西民生集团董事长王翔表示,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再搞内外区别,不仅不公平,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现在不是论证问题,而是下决心的问题。”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看来,“两税合一”检验的不仅是政府的智慧,更是考验政府执政过程中的果敢和勇气。  

  不合反而坏事  

  民建中央委员熊大力介绍,民建中央去年经过调查,今年提交了《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提案》。“这次之所以提出,是因为时机成熟了,不会引起什么负面影响”,熊大力特别强调,“如果不迅速推出,负面影响倒会比较明显。”  

  民建中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基于以下五大理由: 

  一是,目前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必要性已显著减少。二是,继续实行所得税双轨制有违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也将使内资企业处于更加被动的竞争地位。第三,由于我国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使国民经济在2004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因而奠定了良好基础。第四,现实财力为“两税合一”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万亿元以上(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尝试实行较低的税率是在财政预算承受能力限度之内的,既能较大幅降低内资企业的税负,又不会对外资企业带来太大的冲击。虽然短期内可能对税收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看,“两税合一”有利于增强内资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第五,我国已进入WTO的后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内外资企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只有“两税合一”,才能使内、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陈守义认为,内资企业的高税负,加大了国民经济生产的环节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税收政策的差异阻碍了内资企业的市场开拓、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从而大大影响内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利于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  

  他还指出,以区域性优惠为主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且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量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甚至高耗能、重污染产业的继续引进,势必影响国家长期的产业结构平衡和外资结构的优化。”

  一步到位还是逐渐推进

  接受采访的大部分企业家都认为,如今的“两税并轨”就像带至禁区的足球,不要再过多盘带,而应迅速破门。  

  “应该抓紧时间,突破一切障碍,尽快解决好”,张文中认为,“两税并轨”应该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提出”。 熊大力则在提案中给出了具体建议数字———25%。“外资优惠给予适当减少,内资优惠适当倾斜,向中间一靠,我们认为将两税一次性并轨至25%比较合适。”为了对外资企业在心理上予以“安抚”,他建议“对老企业实行老办法,给5年过渡期,而新企业则采用新办法”。  

  相对于众多委员们的“一步到位”,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要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对外资企业进行优惠在历史上是有作用的,现在同样也是有效果的。”   

  他分析说,现在虽然我们吸引外资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超过美国,但人均吸收外资总量还处于世界中下水平,下“现在吸收外资过头了”的论断还为时过早。此外,虽然我国的税收和经济总量“现在不成问题”,但是就业问题还很严重,“这既要靠国有、民营企业,也要靠外资企业。”尹明善说。   

  所以,他主张“稳中求进,渐进中调整”。要分阶段、地区、行业地逐步推进:“有的行业可以一步到位,实现税制公平,但我不赞成一下子全部都统一,那样给人感觉就好像改革开放的两扇门关了一扇似的。”“我认为最成功的改革就是渐进式的,因为我们的船太大了,折腾容易翻船。” (来源:《市场报》)

 

 
 
中金网检索
 
频 道 链 接
   
网站简介
行内链接
会员登录
广告服务
客户服务
诚邀加盟
诚征英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友 情 链 接
   
<>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银监会
<> 中国保监会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金网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备:09041143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