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严重不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保育钧毫不客气地说。这位以直言著称的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认为,金融体系与整个经济体系的不协调,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说:“银行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需要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我希望通过银行上市改进我们银行的治理,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对我们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到2006年,5年入世保护期结束,中国的金融市场就要全面对外开放,破解中国金融业核心难题的终考铃声即将响起。温家宝总理此次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代表委员认为,四大行改革仍是金融改革的重头戏。
四大行股改是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白世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今年是金融改革年,改革的主体和难点就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去年,获得国家注资的中行和建行开始了从人员调整入手进行机构重组和大规模财务重组,并于下半年先后宣布股份制改革成功。白世春代表说,尽管中行、建行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充实了资本金并开始实行公司制,但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内部运营机制和管理的改革才刚刚起步。
白世春代表认为,国有银行充实资本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谋求上市并不难,“难的是真正按照市场机制建成现代商业银行”。因为这需要国有银行管理者和全体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还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内部管理机制。
“几千亿拿出来(充实资本金)以后,到底能不能建立一个新型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来保证四大行良性运行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白世春代表说,这也是大家普遍担心的问题。
白世春认为,四大国有银行改革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改革真正成功需要时间。
严控金融机构风险
近来频发的金融大案引起代表委员的忧虑。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赵鹏说,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河松街支行金融诈骗案等金融案件反映了银行内控的薄弱,应该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
民盟中央也提交了关注金融机构风险的提案。民盟中央认为,对于金融机构,应该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基础上,强化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发挥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风险控制等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同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重点引入风险控制较好、历史悠久的资深金融机构;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改变干部任用模式,实行公开聘用。
赵鹏代表表示,应加强金融监管,以保障金融安全运行。他说,监管应包括多个层面,既要有银监会的监管,又要有外部及内部审计部门,即审计署和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管。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行一级法人、分级设立分支机构的组织架构。赵鹏向记者分析说:“一谈起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很多人认为就是总行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等权力制衡机构,完全是决策层的事情。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其实真正落实综合改革措施的仍是现在的各省级分行。”
记者:赵江山 实习生 张媛源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