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证券市场    <- 欢迎访问
     
  【证券市场】央行可否尝试发布经济热度指数  
  www.cifinet.com    发布日期:2004-8-11  

 

  中国国际金融信息设备网讯:
我国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治理经济过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进一步缓解经济过热局面还需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配套。因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不是一般的调节货币供应量能解决的,而是要将过热产业中的货币引导到偏冷但有发展空间的产业中去。同时我们应该将央行干预经济的指标广而告之,让经济主体把经济活动的规模控制在央行认可的范围内,而不是在经济过热之后再使其降温。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整体经济,它势必在将过热的产业压下去的同时,使偏冷的产业变得更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则可改变货币的流向,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选择建立差别贷款利率和差别贷款限额机制。其方式是,在目前央行决定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范围波动的基础上,央行再对已经过热行业的贷款利率提高若干个百分点。这样做不同于目前实行的浮动贷款利率,因为浮动利率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而差别利率的决定和实施权在央行,央行认为哪个行业过热就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对哪个行业实行高利率贷款。因为央行地位超脱,不会受利益驱动而对过热行业实行低利率贷款。如果差别利率还不足以遏制某些行业的过热,央行则可以要求商业银行限制甚至停止对这些行业的贷款。这样做可以避免一般性货币政策“一刀切”,拖累其他没有过热的行业,总体利率水平和经济运行状况都可保持相对稳定,并有望缓解长期困扰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央行还可以尝试做的另一项基础工作是事前编制和公布重要行业的经济热度指数。让公众知道管理层期望的经济热度和进行干预的经济热度,告知商业银行和企业应在央行期望的指标范围内运作。以往的做法是在经济已经过热的情况下,大声疾呼调控,却没有把相关的一切事先公布于众,结果难免是经济主体事前一路狂奔,突然遭遇央行的“急刹车”,尽管经济可以降温,但是“经济趔趄”的成本难免过高。央行公布调控目标可以使公众形成保证政策生效的理性预期,经济主体不会轻易再冒被央行打压的风险,即便在货币供给过多或利率偏低的情况下,也不会不适当地扩大借款和投资的规模。事前公布央行干预经济的指标,还能缩短央行事后与其他管理部门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的时间,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检索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证:010600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