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商业银行    <- 欢迎访问
     
  【商业银行】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攻略  
  www.cifinet.com    发布日期:2007-11-26  

 

  “短兵相接”时代: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攻略

  记者 李岚

  “作为一个拥有8万多亿总资产、目前在全球保持市值第一的工商银行来说,我们只有400多亿美元的境外资产,这个比重还是太低。”

  11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该行国际化的路径,将由新设分支机构为主转变为兼并收购与新设分支机构并举的发展方式,并重点关注新兴市场,以此来加快其国际化发展。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以及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构成了中外资银行跨境经营的深刻背景,银行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就在中国银行业走出国门的同时,在华外资银行本土化进程也在迅速推进。外资的法人银行数量增多,结构布局步伐加快,目前外资法人银行已达到15家,占全国外资银行的比重超过了80%。在本土化方面,外资银行不仅加速招募本地中高级管理人才,而且开始设计金融产品,并有意识地加大了品牌宣传的力度。

  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人民币业务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中外银行在各个竞争领域可谓全面步入了“短兵相接”时代。那么,中资银行的国际化面临怎样的态势?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11月24日,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2007年亚洲银行业竞争力排名”报告发布仪式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举行。针对中外资银行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来自国内及亚洲地区的主要银行高管进行了一次深入交锋。

  “全面开放的经营环境下,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全球化的服务能力,越来越成为中资银行维护和竞争客户的一项基本要求。”

  杨凯生分析,尽管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国内市场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的主要领域,但是未来的国内市场也一定会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市场。国内客户和国际客户、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的界限注定会越来越模糊。若没有本外币业务结合体系、没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服务,中资银行不仅不可能有效地开拓海外客户,也必然丧失越来越多国际化的本土客户。

  杨凯生认为,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国际化的优势,是国际化的业务和网络优势、国际化的人才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就中资银行而言,目前国内的银行大多数通过股改上市,实现了资本来源和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国际化,由此对中资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一个突出影响就是要接受国际投资者按照国际资本市场规则进行的价值衡量。投资者对上市银行的评估,是从成长性到发展方式、发展战略乃至经营管理团队的素质、风格、执业水平的综合考量,这就要求中资银行以国际先进银行为标杆改进经营管理,以全球化的视野推动经营发展。

  事实上,在上述共识之下,近年我国银行业海外结构布局不断加快。资料显示,2005年以来,中资银行先后在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与中国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设立了大约10家海外分行。随着机构的增多,来自境外的利润贡献度显著提高。据统计,大型银行平均达到了5%到10%左右——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中国银行。通过并购等方式,我国银行业还实现了快速扩张并融入当地市场。近两年来,海外的中资银行并购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带动了境内外业务的同步协调发展。

  不过,对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与会银行高管认为,应坚持稳步发展的原则——国际化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除了要等待和选择特殊的时机、合适的地点、合适的对象、合适的价格以外,中资银行自身还要做好管理、技术和人才的准备,否则欲速不达。

  “关于什么是银行的竞争力,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指标体系。而我觉得,从中国银行市场的特殊性考虑,要去谈银行业的竞争力,首先还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行副行长罗哲夫在同一个会上如此表示。

  “应该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现在的一些数据和指标,是宏观调控的要求和计划分配的结果。因此,在指标的运用分析上,应尽可能消除这些非市场因素带来的一些影响。”

  罗哲夫介绍,就建设银行而言,并非盲目地在市场上每个业务都做,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在风险管理过程当中,怎么能够把风险防范好,对银行的竞争力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

  建行是国内最早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的银行,较早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管理办法,并在国内银行率先建立了风险和审计的垂直管理模式,实施了全面的风险管理,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尽管如此,罗哲夫坦言,跟国际一流银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结合工行经验,杨凯生指出,首先应建立起高效的、科学的境外管理机制,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适合各地特点的包括经营决策、产品研发、业务组合、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战略的境外管理体制。其次要建立起基于全球统一的技术平台。

  “我们在实现国际化的进程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国际化的人才短缺。”杨凯生认为,中资银行一方面要靠自己不断的培养、锻炼一支具有跨国家、跨文化管理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同时还需要面向全球来发现人才、吸纳人才和配备人才。

  “恒生银行的目标,是成为大中华区具有领导地位的区域银行。我们虽然在香港拥有150家分行,网络非常庞大,但是在进入中国市场后还要面对很大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的储备,没有好的人才根本不能发展。”

  恒生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符致京介绍,在人才方面,恒生一直都在招聘本地的员工,同时也大力推动员工本地化,特别是注重对本地员工的培养。现在恒生90%以上的员工都是内地的员工。

  “中外资银行的合作应强调双方的互补性,但对这个问题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说,一方面,有的中资银行在选择境外合作伙伴的时候,不注意规模;另一方面,一些银行把引入外资当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而对先进的管理和与中国国情结合不够充分,详细的长期合作方式也比较欠缺。

  为此,蒋超良认为,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合作应该处理好境内外两个市场统筹兼顾的关系,不能为扩大海外市场忽视境内市场的发展;处理好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在潜力市场布局的关系——在国际金融中心布局是重要的,但国际金融中心已经聚集了众多的跨国银行,竞争比较激烈。另外,处理好境内外业务和客户协调之间的关系。

  同时,中资银行还应解决好跨国经营和跨文化的问题,要转变思维更新理念,因地制宜做足准备;在管理的国际化方面,中资银行要更加熟悉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以管理国际化助推经营的国际化。蒋超良透露,目前,交通银行正在考虑进行海外并购,加大与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的合作等。

(来源:金融时报)



 
 
检索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证:010600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