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证券市场    <- 欢迎访问
     
  【证券市场】印花税:“政策信号”使命何时休?  
  www.cifinet.com    发布日期:2008-4-24  

 

  股票交易印花税终于降了。从3‰调整为1‰,恢复到去年“5·30”之前的水平。

   消息迅速传开,股民们立刻群情激昂了。大家都在议论第二天会有多少涨停,行情会如何井喷,那感觉就像“过年”一样。机构们可能也觉得已经试出3000点就是“政策底线”。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继证监会紧急推出《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后,政府推出的又一项“救市”举措。作为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印花税降低为做多中国股市吹响了“集结号”。

   那些已在低位“割肉”、“砍大腿”的散户,此刻却一定是感到格外沮丧。是啊,下跌时满仓,现在却是半仓、空仓,点儿咋这么背呢?可是,除了那些先知先觉提前建仓的神秘资金,普通投资者又怎能踩中“政策市”的点儿呢?

   从诞生伊始,股票交易印花税就被当做政府调控市场的“政策信号”。1990年,深圳市为了稳定初创的股市及适度调节炒股收益,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交纳。同年11月,对股票买方也开征6‰的印花税,双边征收由此开始。1991年10月,印花税率从6‰调整到3‰,曾启动了一波牛市。1997年5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牛市应声终结。此后,股票交易印花税一路下调,直到2005年1月23日,下调至1‰。

   应该说,印花税作为交易环节的税种,对股市的影响是间接的、有限的。在股市初创期,由于市场规模小,不够规范,股价涨跌更多决定于市场供求,与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关系不大。市场的资金面、扩容规模又均由政府牢牢掌控。因此,市场涨跌要看政府脸色。政府觉得泡沫过大,就出政策来挤压;政府觉得市场过于低迷,就出政策进行刺激。印花税被政府当做调控信号,因而每次调整都显得格外敏感。

   然而,随着国内股市规模的日益壮大,宏观经济及上市公司基本面对股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印花税对市场牛熊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比如,1997年以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状态,国内企业普遍效益不佳。下调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并不大。2001年,尽管印花税再次下调至2‰,但是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阴影笼罩下,市场依然长期低迷。在经历了2003年-2004年的大扩容后,“一股独大”、“圈钱”、“掏空”等制度弊端充分暴露,市场诚信根基动摇,股市日渐边缘化。印花税尽管降到了最低,但影响却微乎其微。

   由此可见,市场越成熟,印花税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就越小,印花税的税率也越低。从国际上看,这也无疑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股市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代表性越来越强,已是不折不扣的“晴雨表”。最终决定国内股市牛熊的将是宏观经济的走势,决定股价涨跌的也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对股东的回报。政府部门应该像防止破坏生态环境一样,减少对市场不必要的干预,尽量不去打破市场原有的规律、节奏和预期。

   管理层亟须纠正的一个观念是,投机甚至过度投机并没有什么罪过,要打击的只是非法投机。动不动就要干预市场,抑制投机,必然要受到市场诟病。何况,政府本身也是股市的利益中人。善意的动机掺杂太多的利益因素,很可能会演变成恶意的行为。如果管理者把“父爱”式的关怀变成了粗暴的干预,又如何让广大中小投资者心甘情愿地“买者自负”呢?

   因此,股票交易印花税充当“政策信号”的使命可以休矣。政府不应再通过印花税来调控股市,尤其不能再试图用它来制造“政策顶”或“政策底”,投资者也不要再盲目地把印花税的调整当做进出股市的依据。

   “税负轻微、税源畅旺”应该是印花税的最大特点。如果真的是从股市长远健康发展考虑,不妨从此就把股票交易印花税稳定在1‰的水平上。别再让它折腾中国股民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检索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证:010600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