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证券市场    <- 欢迎访问
     
  【证券市场】4-24不会重蹈6-24覆辙  
  www.cifinet.com    发布日期:2008-4-25  

 

  昨日,在印花税下调利好刺激下,上证指数暴涨9.29%,深证成指暴涨9.59%,上千只个股封住涨停。大盘以井喷方式迎接利好,让人不由得想起2002年的“6·24”井喷行情。

  从市场背景、政策环境、K线形态等各个方面来看,两次井喷确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但是,“6·24”之后却形成了一个中期高点,股指在随后的半年内从1748点跌至1311点。那么,昨日的“4·24”井喷行情是否会重蹈“6·24”井喷行情的覆辙呢?

  相似点比较

  关键词:前期暴跌、政策利好救市、大盘技术特征

  井喷前都遭遇暴跌

  翻开A股的历史走势,“6·24”和“4·24”之前,大盘都出现了惨烈下跌。

  “6·24”产生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上证指数见顶2245点顶后一路下滑,历经半年最低跌至1339点,虽出现技术性反弹,但市场人气低迷,成交量极度萎缩,沪市单日成交仅几十亿元,井喷前上证指数在1562点,距2245点有30.4%的落差。

  而“4·24”之前的大盘跌幅更恐怖,半年时间,股指从6124点被腰斩至3000点区域,大部分投资者完全回吐了牛市利润,2007年新入市的股民亏损普遍高达40%~50%,井喷前股指位于3278点,较6124高点下跌了46.47%。

  正是这种大幅调整,为后市的井喷留下了空间。无论是“6·24”还是“4·24”,投资者都陷入了迷惘,大量资金撤离股市,投资者谈股色变,估价体系完全崩溃,业绩无论好坏,股价通通大跌,这种泥沙俱下的调整方式也为“井喷”埋下了伏笔。

  持续利好政策强力护盘

  “6·24”行情的出现,源于管理层出台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当时的暴跌,最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担心国有股减持对大盘的压力。在这一重大利好出台前,管理层曾出台了暂停国有股减持、暂停增发再融资等偏多政策,但由于没能涉及市场核心问题,均以失败而告终,管理层最终出台了停止国有股减持这一剂猛药。

  而昨日的“4·24”行情,管理层的态度由下跌初期的沉默,到下跌中期的频吹暖风,且辅以批准新基金和QFII资金入市的政策,但效果依然不明显,最终在新股频频破发、3000点即将失守之际,管理层果断出手利好政策组合拳,不仅开始规范大小非减持,前晚更是以下调印花税表明了坚定的救市决心,打造了3000点政策底。

  技术特征异曲同工

  除了市场背景和政策利好,两次“井喷”中最相似的还是技术特征。

  从K线组合来看,“井喷”巨阳线出台前,市场均出乎意料地走出中阳线,2002年6月23日上证指数大涨3.07%,而前天沪市同样大涨4.15%。

  利好公布后,市场均大幅跳空高开,“6·24”当天沪指高开9%,昨日大盘高开7.54%。在大幅高开后,均遭遇了大量抛盘,盘中即时走势经历了高开低走,最后又被多头顽强收复失地的特征,收盘K线都是一根带长下影线的阳线。

  而两次“井喷”都伴以巨大成交,“6·24”行情沪深两市共成交897亿元,造就了当时的历史天量;而昨日两市成交金额达2728亿元,是自去年6月13日以来的最大成交,也是本轮暴跌以来的最大成交。

  不同点比较

  关键词:大盘指数阻力位、建仓资金性质

  阻力位大不相同

  尽管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但两次“井喷”也有着明显的相异之处,这也是影响行情性质的关键问题。

  第一大不同就是“井喷”后面临的阻力不同。“6·24”之后股指直接面对年线阻力,而年线在一轮熊市中是最重要和最强大的阻力位,因此“6·24”行情出现短命结局也就不意外。

  但是,昨日股指暴涨后,沪市面临的第一阻力位只是本轮熊市下跌前期的下轨压力,多方突破压力相对偏小,而阻力最强的年线尚处于4500点左右,离昨日收盘的3583点尚有不小空间。

  主力资金一逃一进

  第二大不同,则是建仓资金的性质不同。

  “6.24”行情中,主力建仓力度不大,只是短线偷袭而已,“井喷”当天反而成了被套机构的最佳出逃机会,几乎没有机构资金建仓,散户成为了最积极的买入者。

  而昨日,市场明显出现了机构扫单的身影,券商股、金融股、地产股、钢铁股都有机构资金在早市挂涨停板抢盘,明显是主动拉高建仓,因此这些大盘蓝筹股持续上涨可期,后市很可能带动指数继续向上突破。

  结论

  “4·24”持续性更强

  业内人士指出,“4·24”行情在机构进场资金和市场技术阻力方面,明显有异于当年“6·24”行情的表现,后市将比“6·24”持续性更好,而非一次短命行情。

  不过,由于市场将面临第一阻力位,即上证指数3700点区域,短期可能开始消化获利盘和浮动筹码,市场将出现震荡走势,投资者应该借机调整手中持仓结构。

  从昨日市场表现分析,不少题材股并无大机构资金入市抢筹,涨停板多为散户哄抬行为,后市上涨不具备持续性,所以,对于题材股应考虑冲高减持;而机构资金进入比较明显的是估值比较合理的大盘蓝筹股,如金融股、钢铁股、煤炭股等,投资者应该择机换入这类个股。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检索
 


网站简介 - 行内链接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诚邀加盟 - 诚征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Copy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京ICP证:010600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广字(0415)号
金融信息网 热线电话: 010-66026942 Mailto:cnss@cifinet.com